安徽煤炭网 多想一步 多备一物:朝源煤矿车队“百宝箱”温暖传承(李继峰)-安徽煤炭网

多想一步 多备一物:朝源煤矿车队“百宝箱”温暖传承(李继峰)

 

班长,油底壳螺丝断了!”中煤三建朝源煤矿的井下运输道上,矿灯的光束在昏暗的巷道里晃动。驾驶员宋军蹲在车辆前,手里捏着那枚断成两截的螺丝,声音里带着焦急他额角渗出了细汗。

“别急,我看看。”

班长王果敬闻声快步走来,半蹲下身,矿灯的光打在他沾着煤尘的工作服上。他接过断螺丝,用手指抹去油污,仔细看了看断口。“是10号的细,我这有备用的。”说完,他转身从自己驾驶室提下来一个油漆斑驳的铁皮箱。

箱盖打开,里面整齐分层,各种螺丝、垫片、卡扣分装在透明小袋里,袋口还用标签纸仔细标注了规格。王果敬熟练地从中取出一枚:“试试这个。”

螺丝顺利旋入,故障排除。宋军长舒一口气,忍不住凑近打量那只箱子:“班长,您这简直就是‘百宝箱’啊,怎么啥都有?”

“吃过亏,就长记性了。”王果敬笑了笑,眼神里透着回忆。他讲起自己刚入职那年,也是在井下,车辆传动轴螺丝突然断裂——那零件平时极少坏,谁都没准备备用。几个人围着一动不动的大车干着急,直到老班长提着个木箱子赶来,从里面精准摸出一颗匹配的螺丝。

“老班长当时说,矿井下跑车,什么突发状况都可能遇上。配发的工具够日常用,多想一步,多备一物。”这句话,王果敬记到了心里。从此,他就有意收集各种易损件和特殊规格的小零件:有的是检修时从报废设备上小心拆下的旧件,清理干净、测试完好;有的是在巷道巡检时捡到、尚能使用的螺丝螺母;还有些是根据老师傅经验提前备下的冷门件。每一样都被他归类整理、贴上标签。

不只是他,车队里不少老师傅都有这样的习惯:李师傅总把换下来的旧垫片擦得锃亮收好;张师傅的工具包里永远备着几种密封圈……这些看似琐碎的积累,一次次在关键时刻解了燃眉之急。

“说到底,是‘多想一步、多备一物’的责任。”王果敬说。矿区行车环境复杂,他们不仅把常见故障判断、特殊路段驾驶要领纳入日常交流,还会根据每次任务的特点调整“百宝箱”里的内容。工作至今,王果敬已安全行车超过30万公里,这只箱子陪他化解了不少险情。

宋军望着巷道深处闪烁的矿灯,忽然明白了许多事:为什么老师傅们检车时连一颗螺丝都要反复确认,为什么他们总在休息时推演各种突发状况的处置流程。那不只是谨慎,更是用无数实践换来的智慧——在井下,多一份准备,就多一分安全。

车队即将执行新任务,发动机陆续响起。宋军心里默默做了一个决定:他也要开始准备自己的“百宝箱”。他知道,那箱子里装的不只是零件,更是一代代矿区驾驶员对安全的守护、对责任的敬畏。这份守护,正如这绵延的井下巷道,默默传递,不曾中断。

李继峰 
单位:中煤三建神木分公司办公室

 

 

 

 

 

 

 

 

 

 

 

 

首页    煤矿动态    多想一步 多备一物:朝源煤矿车队“百宝箱”温暖传承(李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