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煤炭网 校企“联姻”赋能管理升级——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煤矿管理骨干赴中国矿大“充电”(沈尊超)-安徽煤炭网

校企“联姻”赋能管理升级——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煤矿管理骨干赴中国矿大“充电”(沈尊超)


 

 

       近日,为期5天的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煤矿管理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中国矿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圆满收官。培训班邀请校内外顶尖专家量身定制课程,对该矿50名队长以上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旨在利用矿井停产检修时间,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推动管理人员实现从 "经验型管理" 向 "科学型管理" 的跨越,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动能。

图一:开班仪式现场

锚定发展靶心  凝聚校企共识

开班仪式上,中国矿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清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成果,系统介绍了矿大在煤炭领域的学科优势与产学研融合特色。他表示,矿大将以顶尖师资与科研平台为支撑,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煤矿生产需求深度对接,为企业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期待校企双方未来持续深化合作。

“在煤炭行业向更安全、更智能转型的关键期,管理人才的能力升级直接关系企业发展质效。”钱营孜煤矿党委书记孙安明在动员讲话中强调,此次培训是钱营孜煤矿落实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举措。他要求学员带着管理难题学、结合生产实际悟,严守纪律准则行,将矿大学术底蕴与矿井实干作风相融合,在对标先进中找差距、在学用结合中强本领、在勤学善思中树形象,争当破解发展难题的攻坚先锋,为全面提升矿井高质量发展水平贡献力量。

培训班特邀校内外领域专家量身定制课程

  创新“双轨教学”  注重知行融合

本次培训创新采用“课堂授课+实践研学”“双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深度对接钱营孜煤矿管理实际与发展需求,既夯实理论基础,又强化实践应用,助力管理人员实现从“知”到“行”的全面提升。在课堂授课环节,培训班特邀校内外领域专家量身定制课程,打造高质量教学内容:中国矿业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主讲教师胡琼教授,结合多年EMBA教学经验,以《基层管理人员工作方法与沟通技巧》为题,系统传授管理沟通艺术与团队协作策略,帮助学员提升跨部门协同效率;国家应急管理部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特聘专家宁尚根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安全哲学观为指导,深入解析煤矿区队班组安全管理实务,从制度建设、风险防控等维度助力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矿大博士生导师李长贵教授聚焦思政教育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分享国家级课题转化的实践经验,为管理人员提供“党建+安全”的创新管理思路;中国经济全球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矿大硕士生导师胡霞副教授创新采用“沙漠掘金”沙盘推演教学法,通过模拟资源分配、风险决策、团队协作等真实管理场景,将抽象的管理理论转化为可直接应用的实践工具;矿大硕士生导师张卫华、邹亮副教授分别围绕“基层管理者领导力建设”与“人工智能赋能煤矿产业”展开专题讲解,既阐述了领导力培养的科学路径,又展现了前沿技术推动传统煤矿转型升级的创新方向。

实践研学环节凸显“知行合一”特色。学员先后走进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近距离观察煤炭勘探、智能开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过程,直观感受科技为煤矿产业带来的变革。同时走进中国矿业大学校史馆,通过校史资料、实物展品及历史影像,深切感受“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百年矿大精神;在“中国安全谷”科技产业园与徐工集团,学员深入学习现代化企业的安全管控体系、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及数字化转型经验,结合实际探讨管理优化路径,为煤矿管理升级提供参考;晚间同步开展红色教育、廉政教育及班队长论坛,实现了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同步提升。
学员实地参观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校史馆、“中国安全谷”科技产业园、徐工集团

顶尖师资护航   助力认知升级

本次培训组建了跨领域、多层次的专家师资团队,既有深耕煤炭安全管理数十年的权威专家,也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学术带头人,更有兼具国际视野与企业实战经验的复合型知名教师。雄厚的师资力量确保课程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为学员带来多维度认知升级。

“从班组安全管控到基层管理人员工作方法及沟通技巧,每门课程都直击管理难点和弱项。”参训的采煤一区党支部书记张林表示,将把“沙漠掘金”互动教学中学到的决策思维运用到生产调度中,推动班组管理提质增效。
培训学员合影
   据悉,此次培训是钱营孜煤矿深化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实践,通过校企培训资源整合,将前沿管理理念与煤矿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管理创新举措,带动团队攻坚突破,为矿井智能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沈尊超   摄影报道
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钱营孜煤矿党委宣传部
 
 
 
 
 
 

 

首页    公告栏目    校企“联姻”赋能管理升级——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煤矿管理骨干赴中国矿大“充电”(沈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