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煤炭网 欠老刘班长一顿中秋团圆饭(张士好)-安徽煤炭网

欠老刘班长一顿中秋团圆饭(张士好)

 

 

我总是会想起到煤矿上班第一年的那个中秋节加班,因为我,班长刘长军没赶上团圆饭。

那天我所在的修护101队临时从西部调到东部去维修一个变电所巷道,那天我们是早班,任务是架2棚……说来奇怪,有些忘不了的事情,好像时间越久情景就会越清晰。

“过节了,就这些活,都别墨迹,可别耽误我下午两点的上井卡!”早班会末了,一向严肃的老刘和大家开了个玩笑。每逢节日,矿里都会要求各单位酌情安排任务:早班的早回家,中班的午饭后晚点来,让工人在家过节。

7点钟,坐了半个小时乘人车后我们抵达终点。下车,我紧随着一班工友的步伐。新的施工点,我第一次去,不免担心走岔了路。经过几个洞口,顺着一个斜巷下去又走了十几分钟,来到施工地点。

“两茬都要‘敲帮问顶’活矸要找尽,千万注意不能碰到电缆、电器……”老刘把现场查了一遍又强调了一些。一班伙计随后散开,各找家伙事忙活起来,挖“腿窝”、挑棚梁、运笆片……巷道里灯光闪烁、风镐咚咚、哒哒地响了起来。

中午1点,两个茬口的新架设的U型棚已经与上一班施工的棚子合拢。我和几名小工收拾好工器具,只等班长发话上井。“今天干得不错,咱们撤。”质检完毕,老刘收起卷尺招呼大家上井。那会儿,我和一些年轻的工友都一样,下井的路上慢慢吞吞,用班长的话说“一脚踩不死蚂蚁”,但是上井就生龙活虎、浑身是劲。上井路上,爬斜巷我三步并两步,很快就和工友们拉开距离,至少比他们提前三分钟走到来时的下车点,怕迷路的我没敢再往前走,索性就钻进一旁空荡荡的乘人车里等他们。

因为前一晚没睡好,在乘人车里没一会工夫我竟然迷糊着了。等我睁开眼,车子到了井口等罐区,我赶忙下了车,一看表,四点半!原来我是坐在四点出发的乘人车,来不及多想,我赶忙乘罐上井。

洗好澡已是五点,走到区里值班室的时候,值班员正和井下通电话。看到我,他一边向我招手示意,一边对着电话喊:“上来了,别找了,都上来吧。”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惹事了。那一年,井下还没装人员定位系统,电脑上只能查到工人上、下井的时间。值班员说,查到我还没上来,以为我上井路上迷了路,班里的伙计都在井下找我,后来班长让他们先上井回家过节,我师傅韩伟和老刘就一直在下面找。

我在队部等到六点半,他俩才上来。“我准备在乘人车里等你们,但是等睡着了。”我低着头解释着。“喊你也听不见!你睡得舒服,不想过节,也不能折腾我们……”师傅一个劲骂,我不敢抬头。

“好了,他是‘新兵蛋子’,以后再教他吧。签字回家过节。”坐在队部椅子上,老刘翻开报表。

“老刘你也回去吧,表明天写就是,你儿子当兵难得回来一趟。”这时,我师傅劝老刘。“已经通过电话了,晚上8点的火车。现在赶公交也……”老刘看了看手表说“没事,他们部队说不定过年还放假。一班伙计安全了,比什么都重要。你俩别耗着了,回家帮我多喝一杯!”说完,老刘低下头忙活起来。无地自容的我被师傅拉出了队部。

这天,老刘终究没有陪他儿子团聚,过年他儿子也没有放假回来。

算一下,这事过去有很多年了,我也在多年前调离那个队。去年老刘退休的时候,我们见了一面,“小伙子,现在上班还迷糊不?”饭桌上,两杯酒下肚的老刘问我,“再没敢迷糊了,我还欠你一顿团圆饭呢!”我不好意思地说,老刘又说“小伙子记住了,在煤矿干,无论什么时候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这么多年,老刘班长这句“安全比什么都重要!”我一直不敢忘,也不好意思忘。(张士好)

 

 

 

 

 

 

 

 

首页    煤矿动态    欠老刘班长一顿中秋团圆饭(张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