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煤炭网 砖厂的回忆(洪德文)-安徽煤炭网

砖厂的回忆(洪德文)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淮南九龙岗矿砖厂安置了许多家属工,挣一点钱补贴家里,养活了好多的家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时候,多数的矿工家里孩子多、工资低,家庭生活都不是太好。基本都是家里的大孩子负责带弟弟妹妹,烧锅做饭,干家务活,母亲们就能到矿上的砖厂干家属工,一个月挣十来块钱补贴家用。

一开始,母亲和其他家属工的工作是码砖坯。两个家属工一辆板车码砖坯,实行计件工资。劳动强度大,有点累人。母亲的一副帆布手套一个小班就磨烂了,下班后带回家,缝补好下一班接着用。

星期天和假期的时候,每家的大孩子把弟弟妹妹安顿好,家务活干好,然后就到砖厂帮母亲码砖坯,减轻一点母亲的劳动强度。

俺们这些孩子就跟在大人后搬砖坯。大人有劲,一手拿一块砖坯,俺们小孩只能两手抱一块砖坯来回跑,非常的累人。后来,有一个老工人提出来一个办法,就是大家站成一排相互传砖坯。经过实践,这个办法果然好,省时省力,效率还高,码的砖坯数量是以前的将近两倍。

有一个星期天,我去砖厂帮母亲码砖坯,但是忘了带手套,搬了几块砖坯,两手就磨得生疼。有一个阿姨见我这个样子,就打趣地说:“小伙子,忘了带手套吧?正好我这有一副备有的,你拿去用吧。”我谢过阿姨,就又加入到传砖坯的行列里。

后来,母亲调去黄泥道上班,向矿车里装黄泥,制砖坯用的。矿车是三吨重的,黄泥是黏黏的那种。也是两个人一辆车,既负责装车,还要推车。好天气还行,就怕遇到下雨下雪的天气,这种黄泥本来黏性就大,粘上水,不好挖也不好装车,矿车的轱辘粘上黄泥,推不动,特别累人。这个时候,大伙就互相帮助,一起装黄泥、推车。一把铁锹攉不了几下黄泥,就粘的都是泥,攉不动了,影响效率。后来,遇到这种天气的话,大伙就进行分工,家属工负责攉泥,孩子们负责去除铁锹上的泥,再交给家属工用。推车的时候,家属工负责推车,孩子们在侧面用塘材棍撬轱辘,让它向前滚动。采用这个办法后,大伙都说好。

母亲在砖厂是三班翻,每次都是和邻居红问的小姐一块上下班,她家和俺家住前后道房,互相有个伴。特别是下中班和上夜班,走夜路不害怕。后来,红问的小姐结婚后搬到闫家湖住,母亲上下班就只有一个人了,去砖厂上夜班走路有点害怕。

我那时已经上初三了,就跟母亲说,我是男孩子,要送母亲上夜班。母亲不同意,说我还小,要以上学为主,不能耽误学习,再说马上就要搬家到朱仙庄了,再撑一段时间就行了。

我见母亲不同意,只好在母亲上夜班出门后,跟妹妹弟弟交代好,就偷偷地跟在母亲的后面,直到看见母亲进了砖厂的大门,我才回家。

结果第二天早晨母亲下班回家后,说夜里上班感觉身后有人跟着。我说是我跟在母亲身后保护她的。母亲说道:“傻孩子,你这样做,才让我害怕呢。”于是,我和母亲商量好,母亲上夜班的时候,我送到砖厂门口就回家。这样的情况过了一段时间。

由于村里多数的工人家庭陆续搬到宿州朱仙庄,村里没有多少人家住了。父亲又调到矿上生产单位担任管理人员,收入略微多了一些,就把俺家搬到宿州朱仙庄住了。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去过砖厂了,深深地留在了记忆之中。(作者:洪德文)

 

作者:洪德文

单位: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朱仙庄煤矿

 

 

 

 

作者简介:洪德文,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人,省委党校在职大学学历。曾任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朱仙庄煤矿队建办副主任、工会办公室主任等职,是宿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宿州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员、埇桥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酷爱新闻与文学写作,有数百篇消息、通讯、论文被国家级、省市级和县区级媒体采用,有40余篇论文、调研报告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和县区级优秀论文奖,亦有散文散见于《市场信息报》《煤炭资讯网》《安徽煤炭网》《安徽省企业文化网》《宿州市作家协会》《埇桥文艺》等媒体。

 

 

 

 

 

 

首页    煤矿动态    砖厂的回忆(洪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