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煤炭网 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煤矿:“三字诀”织密雨季“防护网”筑牢汛期“安全堤”(沈尊超)-安徽煤炭网

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煤矿:“三字诀”织密雨季“防护网”筑牢汛期“安全堤”(沈尊超)


         入汛以来,雷电、强风、强降雨等异常天气频发,矿井防汛压力陡增。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煤矿始终把职工生命安全和矿井生产安全放在首位,以“早、防、细”三字诀为核心抓手,全面构建雨季防洪、防排水、防雷电“三防”立体防控体系,为矿井平安度汛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早”字布局,下好防汛“先手棋”

“早准备、早部署”是该矿雨季“三防”工作的核心准则。早在汛期来临前,该矿便成立由矿领导牵头的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工作方案,细化各部门、各基层单位职责清单,构建起“人人担责、层层尽责”的责任体系。汛前排查整治工作全面铺开,矿调度所、地质测量科等多部门协同作战,完成井下密闭门关闭试验、地面排水沟清淤、塌陷区裂缝封堵等专项任务;同步推进水仓清淤、井筒堵漏等关键工程,为汛期安全夯实基础。为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该矿超前构建“临警、预警、响警、处警、应警”全链条机制,组织联合排水试验,确保主排水系统能力满足最大涌水量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防汛会商制度,根据天气变化和汛情发展实时调整防控策略,对雨季“三防”工作进行常态化“再辨识、再安排、再排查、再确认”,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防”字发力,织密立体 “安全网”

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该矿进一步聚焦“防”字核心,构建“地面+井下”立体化防控体系,多维度筑牢安全防线。

地面防控实现全域覆盖、无死角。在供电保障方面,保持与供电单位24小时实时通讯,每周开展供电线路专项排查,严防电缆沟积水;同时深刻吸取祁南矿35kV 电源线路“7・6”掉电事故教训,扩大外线排查范围,借助无人机技术开展全线特巡,及时清除树障、异物等隐患,同步增设大功率矿用高压链式储能蓄电池仓,开展大面积掉电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确保供电“零中断”。严格落实24小时汛期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建立险情叫应、责任回应、全员响应“快速应急机制”,确保问题“秒响应”;主变电所、副立井、通风机房、局部通风机等场所设置专职电工值守,高压设备操作严格执行“1人操作、1人监护”制度,为供电安全再加“保险锁”。同时,针对浍河河堤、工业广场排水沟等重点区域,实行“2人1组、24小时不间断”巡查机制,制定浍河河堤专项巡查管理办法,对重点房屋开展隐患筛查,紧盯采煤沉陷区等薄弱地段。此外,完成全矿防雷接地系统检测,详细制定灾害性天气四级预警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暴雨天气“三查三撤”制度,做到大雨前排查、暴雨时巡查、降雨后复查,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井下防控精准施策、保通保畅。严格落实“探、防、堵、疏、排” 水害防治综合措施,加密涌水量观测频次,保障排水系统畅通,与地面防控形成呼应,共同筑牢矿井雨季“三防”安全防线。
 

“细”字贯穿,筑牢保障“压舱石”

防线织得牢,保障要跟上。该矿以“细”字贯穿全程,从管理、物资、应急三方面强化保障能力,确保防控措施落地生根。管理上实施“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模式,将工作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对集团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人与验收标准,重点盯防防汛工程质量,严防洪水外溢、渗漏等问题。物资管理科设立应急物资专库,足额储备水泵、沙袋等防汛物资,建立“领用-补充- 核查”闭环台账,确保应急时“调得出、用得上”。应急能力建设上,开展暴雨淹井场景实战演练,覆盖撤人、排水、供电等全流程,参演人员全面掌握避灾路线与处置流程;完善矿井应急掉电预案,提升紧急情况下处置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在外部协同与人文关怀上,该矿同样细致入微。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相邻煤矿联防联控,严格执行应急“三应”制度;针对持续高温天气,通过加强井下制冷设备维护、职工心理疏导、班前隐患人员排查,备齐备足防暑药品、优化作业时长、开展“送清凉”活动等措施,全方位保障职工身心健康。此外,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该矿还建立雨季“三防”检查与追责机制,通过常态化定期检查、动态化专项督查、穿透式作风巡查,构建起“部署-落实-督查-整改”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为防控工作的刚性执行装上“监督锁”。
 

从“早”字布局到“防”字发力,再以“细”字贯穿,钱营孜煤矿通过“三字诀”的深度融合与系统落实,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雨季“三防”防控体系,不仅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了根基,更以扎实举措守护着每一位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安全动能。

 沈尊超 报道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钱营孜煤矿党委宣传部

 

 

 

 

 

 

 

 

 

 

首页    公告栏目    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煤矿:“三字诀”织密雨季“防护网”筑牢汛期“安全堤”(沈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