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煤炭网 山峁深处的幸福驿站——中煤三建三十工程处:让矿区成为留守儿童的“快乐老家”(李继峰 张翼)-安徽煤炭网

山峁深处的幸福驿站——中煤三建三十工程处:让矿区成为留守儿童的“快乐老家”(李继峰 张翼)

组织探亲家属旅游互动增加与家人亲情

探亲孩子向爸爸送上西瓜和安全嘱托“注意安全”

探亲孩子为矿工师傅们表演安全节目

矿区可爱的探亲宝宝们


 

当城市的夏天被游乐园的欢笑和兴趣班的忙碌填满,另一群孩子的暑假,正驶向一个特别的目的地——群山环抱中的矿区。他们的父亲,是矿建一线最坚实的脊梁。而每年这段跨越山水的探亲之旅,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相聚,化作了孩子们心中闪闪发光的“快乐老家”,一个充满新奇、温暖与父爱的“幸福驿站”。

中煤三建三十工程处精心打造的留守儿童探亲活动,像一场持续了十一年的“快乐约定”。从矿区“小课堂”里飘出的琅琅书声和童趣手工,到孩子们化身“安全小主播”走进班前会;从千里奔赴的团圆,到充满创意的亲子互动……这些温情的片段,不仅为矿工父亲们疲惫的身心注入了甜蜜的能量,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悄悄种下了理解、自豪与浓浓牵挂的种子。

这不仅仅是一项暑期活动,更是一场关于爱与陪伴的温情接力。矿工父亲们用汗水守护着万家灯火,孩子们则用纯真的笑容和独特的方式,为矿山的安全注入一份童真的守护力。在这里,每一次拥抱都格外珍贵,每一声“爸爸”都饱含了最深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快乐老家”之旅

7月11日清晨六点半,阴湾煤矿机电队值班室凉风习习。机电技术员李青仔细擦拭着矿灯,灯罩内侧,一张照片温暖了角落——那是女儿乐米去年暑假在矿区舞台上欢快跳着新疆舞的瞬间。“小家伙今晚就到啦!”他摩挲着照片一角歪歪扭扭的“爸爸平安”,那是乐米七岁时用水彩笔留下的稚嫩笔迹。车钥匙早已被他妥妥地揣进衣兜,嘴角的笑意藏也藏不住——去火车站接宝贝女儿,可不能迟到!

此刻,500公里外飞驰的G361次列车上,八岁的乐米正雀跃地趴在车窗上,小手指飞快地点着:“一个隧道,两个隧道……”她的小书包鼓鼓囊囊,塞满了给爸爸的“惊喜”:有奶奶秘制的香辣酱,有同学们精心绘制的《致矿工叔叔的信》,最上面那封,画着一个大大的笑脸,旁边写着童趣满满的话:“我爸爸是矿工,他说井下有好多好多会发光的‘太阳石’!”

巷道里的“童声安全电台”

“矿工叔叔们好,我是安全小主播瑶瑶,请记住……”每天中午12点,朝源煤矿井下的应急广播里,总会准时流淌出清脆的童声安全提醒。这段特别的录音来自上个月的安全体验营,9岁的瑶瑶用妈妈的手机认真录好音,传输到了井下的广播系统。和她一起“上岗”的,还有其他十几位探亲小伙伴的“安全小贴士”。

老矿工陈师傅笑着说,自从有了这“童声电台”,井下连工具碰撞的声音都似乎轻柔了几分。“有一回工作面地板渗水,大伙儿正挽着裤腿清理,广播里突然传来‘叔叔们,安全第一要记牢哦!’,嘿,大家手里的活都顿了一下,心里暖暖的。”他掀起工作服,腰间系着一条鲜艳的红腰带,那是井口联欢时一位小朋友送的“平安礼”。他和班组的工友们每人都有一条,成了下井前默契的“幸运符”,摸摸它,仿佛就摸到了孩子们那份沉甸甸的祝福。

“探亲公寓”的快乐印记

天瑞煤矿的探亲公寓207室,雪白的墙面上,一道道水彩笔画的身高线像小树成长的年轮。来自萧县的王珊珊每年暑假都会在这里留下新的印记。最新那道标记旁,她骄傲地写着:“2025年,我超过妈妈啦!”

后勤主任刘园园对孩子们的创造力赞不绝口。去年暑假,孩子们用五彩画笔描绘心中的“安全”与“平安”,创作了60多幅充满童趣的宣传画,把生产一线的宣传栏装点得生机勃勃。“孩子们画得可能稚嫩,但那份心意,矿工师傅们看得真真切切,都化成了自觉遵守规章的动力。”她说。

深夜的公寓走廊,常常上演着动人的“默契”:刚升井、满身疲惫的矿工,轻手轻脚地开门,生怕惊扰了屋里甜梦的孩子;而孩子们,则把工整完成的作业本端正地摆在书桌上,像一份等待父亲“检阅”的骄傲礼物。大学生志愿者朱志乾在日志里捕捉到这样可爱的一幕:“手工课上,几个小姑娘神秘兮兮地掏出爸爸的劳保毛巾,说要画上最漂亮的‘平安符’,这样爸爸每天戴着它下井,‘安全’就牢牢跟着爸爸啦!”

矿建小课堂”的奇妙探险

“看!这叫综掘机,它可是个力大无穷的‘钢铁侠’!这个大轮子专门负责‘吃’煤,这些传送带就像‘小火车’把煤运出来,它能帮爸爸们干好多好多活儿呢……”在朝源煤矿专门为探亲孩子开设的“矿建奇妙之旅”课堂上,机电副矿长齐蒙正兴致勃勃地讲解着综掘机模型。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突然高高举手,奶声奶气地问:“齐伯伯,这个‘钢铁侠’要睡觉吗?我爸爸在井下是不是就可以偷懒休息啦?”童言无忌引来满堂欢笑。齐蒙笑着耐心解释,让孩子们在趣味中理解了矿工父亲是如何与这些“大块头”伙伴并肩工作的。

地面模拟体验区更是热闹非凡!孩子们戴上特制的迷你安全帽,化身小小“安检员”,认真地进行“安全巡视”。当13岁的何伟伟发现模拟瓦斯探头发出警报时,他立刻绷紧小脸,对着对讲机有模有样地喊道:“报告!安检员何伟伟发现险情!请叔叔们立即撤离!”监控室里,他的父亲和工友们看着屏幕里儿子认真的小模样,欣慰的笑容在脸上绽放。

班前会上的“爱心小剧场”

“叮铃铃——”天瑞煤矿综采队中午的安全班前会,气氛格外不同。工人们惊喜地发现,会议室前排多了一排小椅子。四位天真可爱的孩子,像模像样地站成一排,为大家表演他们自编自导的《安全三句半》:

“井下行走要当心!(锵)”

“风门不能同时开!(锵)”

“自救器要随身带!(锵)”

“平安!(咚!)”

轮到5岁的小珊珊时,她一紧张,小脑瓜突然“卡壳”了,急得直揪自己的小裙角。台下,她的爸爸——机电队队长王於增,立刻用口型轻轻哼起排练时的旋律。像被施了魔法,小姑娘眼睛一亮,清脆地喊出了最后那句“平安!”。

支架工贾师傅摘下眼镜,悄悄擦了擦眼角:“在井下干了三十年,这场班前会,最暖,最入心!”演出结束,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飞到每位矿工叔叔面前,为他们系上亲手编织的“平安结”,送上崭新的红腰带。小伙子们发现,每条红腰带上都用彩笔画着独特的“平安符”。12岁的王嫚嫚认真地解释:“这个符号代表‘平平安安每一天’!送给最棒的矿工叔叔们!”

短暂的驿站,永恒的温暖

在三十工程处的档案里,记录着探亲活动带来的可喜变化:矿区“三违”现象显著下降,职工参与安全教育的热情高涨。然而,更动人的“数据”藏在工会的温情记录里:刚刚过去的2025年暑假,探亲的孩子们用画笔描绘了187幅饱含爱意的“安全家书”,向远方的亲人寄出了613封温暖的问候,更有19个孩子,在作文本上郑重写下:“长大后,我也要像爸爸一样,当一名了不起的矿建工程师!”

探亲的时光或许匆匆,但团聚的温暖与快乐,却像矿灯的光芒,在彼此心中久久留存。

年复一年,这穿越山海的探亲旅程,已成为矿区最动人的风景线。当孩子们稚嫩而真诚的安全叮嘱在幽深的巷道里轻轻回响,当矿工父亲粗糙却无比温柔的手指抚过孩子工整的作业本,这份双向奔赴的爱与牵挂,瞬间消融了千山万水的距离,让坚硬的矿山也充满了家的温度与柔情。

“这趟‘快乐老家’之旅,我们已经坚持了十一年。”三十工程处工会副主席李冉深情地说,“每年我们都在想新点子,让活动更有趣、更温暖,惠及更多矿建家庭。我们的心愿很简单:让每一个留守的‘矿’,都能在父亲奋斗的地方,找到家的归属感和纯粹的快乐!”

如今,矿区的探亲活动早已超越了暑期的界限,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趣味课堂、安全教育、矿山探秘、亲子运动会……爱与快乐的纽带正通过网络视频、线上互动等方式,跨越时空,让这份来自矿山的温暖,持续滋养着孩子们的成长。

 

李继峰 张翼

 

单位:中煤三建神木分公司办公室

 

 

 

 

 

首页    煤矿动态    山峁深处的幸福驿站——中煤三建三十工程处:让矿区成为留守儿童的“快乐老家”(李继峰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