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煤炭网 智能矿山里的特殊“手工课”——朝源煤矿机电工技能提升见闻(李继峰 胡伟)-安徽煤炭网

智能矿山里的特殊“手工课”——朝源煤矿机电工技能提升见闻(李继峰 胡伟)

 

 

 

在毛乌素沙漠深处,热浪翻滚。 中煤三建朝源煤矿机修厂实操场地上,一场修理班装备维修比武正紧张进行。

“本次比武,仅限使用手动工具。”裁判组一声令下,一名刚拿出电动套筒的机电工只得将其收起。面对“特情”,选手们迅速调整,取出手动工具投入维修。

电动工具省时省力,为何禁用?现场裁判长、机电副矿长齐蒙手持扳手解释道:“实际作业中,电源缺失会限制电动工具发挥。这次比武,就是要检验大家手动操作的真功夫。”他强调,“别小看这些‘老伙计’,关键时刻能顶大用!”

机修厂厂长苏明涛对此深有体会。一次井下抢修,运输车途中“趴窝”,电动扳手突现扭矩失控,众人手忙脚乱寻找替代工具,延误了排障时机。“倘若当时手动操作熟练,任务本可顺利完成。”苏明涛感慨,“这次教训警示我们,有了新工具,不能丢了老办法。必须练就过硬技能,从难从严做好预案,才能赢得宝贵时间。”

“引导职工既善用电动设备,更夯实手动操作能力,是比武的初衷。”该矿机电科长牛孝文介绍,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装备快速列装,电动工具以其高效便捷广受欢迎。但过度依赖也暴露出问题:一旦电动工具失灵或环境受限,部分工作便束手无策;轻微故障习惯依赖智能检测,忽视手动快速处置的可能。

针对此现象,矿上组织专题讨论。职工们各抒己见:“电动比手动快几倍,为何限制?”“平时用惯了,突发断电怎么应对?”机电工匠杨帅分享了亲身经历:一次水泵冒烟,智能检测仪失灵,他迟迟找不到漏点。最终,一位老班长用改锥手柄抵住发动机作“听诊器”,靠震动声精准定位故障。另一次实操考核,抢修小组突遇“更换综采液压组件”和“电源中断”特情,因手动配合生疏、力度不准导致超时被判“不合格”。

“煤矿生产环境复杂多变,必须多练几手,成为‘飞花摘叶皆可成器’的行家。”齐蒙趁热打铁指出,他曾调研发现,依赖电动工具易使维修原理模糊化,而亲自动手则能加深对装备常见故障的理解。“如同书法先练基本功,装备修理同样需要扎实的手动能力作根基,方能更好地驾驭电动工具。”

讨论廓清迷雾,共识已然形成: “真切感知螺丝的旋转,才能听懂机器的语言。”电动工具提升效率,但手动技能必须常态锤炼,确保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

矿领导肯定讨论成果。做为国家级智能矿井,这个矿系统提升维修技能,建立“典型故障案例库”,汇编因工具使用不当引发的历史教训供反思;推行“先手动后电动”训练模式,要求新入职机电工前3个月禁用电动工具,须熟练掌握装备构造并通过原理答辩后,方可使用。

实践淬炼真功。 如今,“电动工具熟练、手动能力保底”成为全矿机电人员共识。大家主动从难从严设险练兵,训练水平持续提升。

深夜,修理车间灯火通明。 几名职工正专注研究装备构造,手动紧固轮毂螺丝。“练就打真本领没有捷径,唯有千锤百炼,才有超强的基本功。”一位矿工擦去额角汗水,话语铿锵。

 

 李继峰  胡伟

单位:中煤三建神木分公司办公室

 

 

 

 

 

 

 

 

 

 

 

 

 

 

首页    公告栏目    智能矿山里的特殊“手工课”——朝源煤矿机电工技能提升见闻(李继峰 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