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煤炭网 告别“手摸耳听”:招贤矿业以“机器人同事”开启井下智能运维新时代(吴琼)-安徽煤炭网

告别“手摸耳听”:招贤矿业以“机器人同事”开启井下智能运维新时代(吴琼)

 

 

 

“温度异常,立即告警!”2024年3月的一天,招贤矿井下中央变电所内,一台沿着轨道平稳滑行的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突然停下,“目光”聚焦在10kV高压开关柜的母线接头上。红外热像仪显示,此处温度已达85℃,远超65℃的阈值。瞬间,警报信息通过5G网络传输至地面集控中心。

“确认温度异常,请检修班立即下井处置!”调度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当即下达指令。一场可能因母线烧毁导致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在机器人“火眼金睛”的预警下得以避免。从发现到响应,全程不过数分钟,较传统人工巡检效率提升80%。

这是招贤矿业公司推进智能化建设中的一个缩影。随着《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陕西省智能煤矿验收办法》等政策落地,“减员增效、无人则安”已成为煤炭行业转型的核心目标。井下机电硐室——矿井供电、排水的“心脏”,其设备运行状态直接决定着安全生产。

传统巡检之困:风险高、效率低、盲区多

“以前每天都要下硐室,高压柜、水泵、变压器……一个个查过去,一就是半天。”从事井下机电巡检工作十余年的老师傅高翀告诉者,“里面噪音大、粉尘浓,温度高的时候超过35℃,还得时刻提防触电风险。单是测一遍电流电压就要五六分钟,更别说仔细看仪表、听异响了。”

招贤矿业机电部部长黄威坦言,传统人工巡检存在明显短板单次巡检耗时长达90分钟,覆盖率不足60%,仅能关注关键参数;人员技能、责任心差异易导致故障漏判;固定摄像头存在视野盲区,数据存储与切换任务繁重,难以实现实时预警。

机器人“入职”:十大功能模块构建全链路保障

为解决传统人工巡检存在明显短板,2023年底,招贤矿机电部联合山西戴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在井下+980m一号变电所、中央变电所及水泵房部署了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

“我们要打造的不仅是一台设备,更是一套完整的智能化值守体系。”山西戴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介绍,系统采用本安型设计,集成十大核心功能模块,形成“感知-传输-控制-充电”全链路保障。

者在集控中心大屏上看到,机器人正沿轨道缓缓行进。30倍光学变焦的1080P可见光摄像仪清晰传回设备外观、开关状态、指示灯信息;10倍变焦的720P红外热像仪同步生成热视图像,实时捕捉高温点;4路全向声学相机捕捉设备运行噪声,算法自动识别轴承磨损、电弧放电等异响。

“它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全能巡检员’。”机电部部长黄威形象地比喻,“可见光相当于‘眼睛’,红外测温是‘体温计’,声学传感器是‘耳朵’,气体检测是‘鼻子’,再加上智能‘大脑’,实现了多参数协同感知。”

井下部署挑战:差异化轨道方案破解安装难题

井下环境复杂,设备安装需克服空间狭小、防爆防尘、信号传输等多重挑战。

“三个硐室布置跨度分别为70米、90米和70米,结构各异,必须量身定制轨道方案。”黄威指着安装示意图解释,一号变电所采用“直线+U型”轨道,总长145米,通过夹块、矿用圆环链与G80连接件固定,每3米打膨胀螺丝锚定巷道顶端;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则通过200米直线轨道穿防火门连贯布置,实现单机器人跨区域巡检。

为确保数据实时回传,巷道内覆盖5G信号,最大传输距离1公里、速率30Mbps。机器人电量低于20%时,会自动寻找最近无线充电点充电,充电效率超80%。电池还加装了恒温装置,确保-20℃至40℃环境下正常运行。

应用成效显著:驱动效率、安全与经济效益同步跃升

自系统投运以来,成效显著。

——巡检效率大幅提升。机器人每日按“定时巡检+随机补检”模式完成6次全范围巡检,单次时长仅35分钟,较人工缩短60%。覆盖率从不足60%提升至设备表计100%、开关状态100%、指示灯100%、外观破损95%,真正实现“无死角”。

——安全效益尤为突出。“最关键是实现了风险隔离。”黄威表示,“机器人将巡检人员与10kV高压环境物理隔离,彻底消除了触电、灼伤等风险。2024年机电硐室人员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同时,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8%,避免了多起潜在事故。

——经济效益可观。两个机电硐室实现无人值守后,每年减少岗位人员4-5人,节约人工成本约25万元;通过提前预警,2024年避免停产事故2起,减少经济损失约120万元;机器人故障率低于0.5次/年,维护成本仅为人工巡检的30%。

平台集成联动:构建四层架构实现集中管控

智能巡检机器人并非孤立运行,而是煤矿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的“前端感知节点”。

招贤煤矿构建了“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架构:机器人采集的数据通过5G无线传输至井下通信子站,再经光纤上传至地面集控中心;平台集成数据存储、算法分析、可视化展示功能,支持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和统计分析;并对接生产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巡检数据-生产调度-安全管控”联动。

“例如机器人发现水泵房水位异常,平台会自动推送信号至生产调度系统,调整排水泵运行台数,避免溢水事故。”调度指挥中心技术人员演示道,“现在坐在办公室就能掌控井下设备状态,故障处置效率提升70%,设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延长30%。”

未来展望:AI算法升级、数字孪生融合

展望未来,招贤煤矿计划进一步优化机器人AI算法精度,实现复杂故障的精准诊断;拓展移动范围,实现多硐室跨区域巡检;深化与数字孪生技术融合,在管控平台构建机电硐室数字孪生模型,实现“虚拟巡检+实体巡检”双模式

“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实现了减员增效、安全提效、管理提效的目标。”招贤矿业机电副总经理表示,“我们将继续围绕‘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理念,推动智能化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为行业转型升级贡献招贤经验。”吴琼

 

 

 

 

 

首页    煤炭经济    告别“手摸耳听”:招贤矿业以“机器人同事”开启井下智能运维新时代(吴琼)